close

最後還是沒有提起筆來寫「童年」。
或許是回家的時候都在休息、享受家庭生活的關係。

這次春假回家待了兩個晚上,
大概從大二開始,不曾待這麼久的時間,
總是睡一晚隔天就走,也難怪媽媽會說:「你把家裡當旅館。」
諷刺意味濃厚,不過也顯露出一個母親希望自己兒子回家的心情。

把家裏當旅館,我的確是這樣。
曾幾何時,漸漸變得不愛回家,
家裏附近景色的改變,總是要特意去注意才會發現,
但其實已經改變很多了。
感覺逐漸變成台北人,在我求學的地方。

這次回家和媽媽聊了很多,
也知道明年家裏經濟負擔會很重,有三個小孩讀大學,
這負擔真的很重,辛苦爸爸了。

每次回家都會聽媽媽講爸爸工作的情形,
最近都要工作12個小時,只是因為泰勞回去或者新的人還沒有下來。
每次聽到這裡都會覺得,爸爸真的很辛苦。
在那種環境下工作,身體真的會變差。

我知道爸爸是為了這個家,才一直咬牙撐著。
媽媽常說,爸爸是勞碌命,除了有時候脾氣比較不好一點,會有點彆扭外,
爸爸總是很認份的工作,只希望我們這些孩子可以讀書,

我之所以努力,有絕大部分是為了讓這個家往上流動。
所以在修教育社會學時,有很深刻的體悟。
因為我知道,我正在向上流動的過程之中。

我之所以重視「認真」、「努力」,
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什麼背景,也沒有失敗的本錢。
如果全力去做但是失敗了,我會認為是非戰之罪。
相反地,如果沒有付出全部的努力去做而導致失敗,
我會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。
沒有盡力,怎麼會知道不會成功?

凡事盡力吧!絕不要因為努力不足的失敗而哭泣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rivate 的頭像
    derivate

    解放

    deriv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